一夜的雨,殘花拂了一地,濺了幾滴泥,眼前一片傷心地。“不知家中近年來可好……”離家多年,他心里的惆悵飄浮在冰冷的夜里,手中的旱煙霧氣繚繞,風把一些往事吹落在一座記憶的城池。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怎敵它朝來暮雨晚來風。20歲那年,他與母親在家哼著小曲,促膝長談。忽而傳來一聲消息:他被村里選上去征兵!就這樣,他背井離鄉,只得把鄉愁飼養在井中,任何一絲不經意的波瀾,都把他蕩得遍體鱗傷。他還記得,臨走時,母親含淚執手相送,要他好生保重,滿手的老繭扎得他心里生疼。
當兵的日子不好過。汗水與血水日日相融,起早貪黑的訓練使人身心俱疲,但最難捱的不過心里的鄉愁。“夢中每迷還鄉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他時常望著頭頂灰蒙蒙的天空,心里想的卻是家鄉像被染過一樣的藍天。當兵的生活給予了他黝黑的皮膚和強健的身體,但思念在時光的打磨中潛滋暗長,蕭瑟如古道漸涼的西風。前幾天寄回家的錢夠用吧,母親的腿好些了沒有,天氣漸涼,別又著涼了才好,父親天天忙于種地,也不知記得吃藥沒,別又讓寒風襲了身子。濺滿淡華月色的小徑,在氤氳的濕氣里蜿蜒而又艱難地盤曲,零零落落的目光向前張望,月光的身影,好像沒有盡頭。一想到家,淚雨成花,真的……很想家呢。
一晃七八年,又是雨季,淅瀝的小雨勾起了他哀傷的心簾,本應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卻已兩鬢斑白,青色的胡渣是歲月淌過的痕跡。好久未歸了,不知母親的眼睛是否早已花了,父親的頭發是否早已灰白,家鄉的雨是否一直在下。聽得一抹淡淡的惆悵在漣漪無限的心胸里蕩漾開來,從寧息了很久的故地。
問游子何日歸?問這雨何時休?待雨過后,會有一個一干二凈的黎明嗎?
評語:鄉愁是隱匿在人心底的一塊柔軟傷心地,在中國古人寫就的詩篇里,我們能信手拈來,本文既有時代的新內容,又有古典的哀而不傷,雖格局不夠宏大,但情感卻足夠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