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167班 田夢潔 庚子年春,一場全國性瘟疫讓大家都過上了本性年,像老鼠一樣躲在家里,而我們作為新一代的高中生,更要引以為目標,學校給我們安排了“停課不停學”的網絡課堂,我們便踏上了鑫考云之路。 網絡課堂固有其弊,我們必須結合自學能力和強大的自律力,其實第一次上網課的我是非常不適應的,總是有“上的聽得懂,作業全不會”的感覺,面對著新的老師、新的教學方式,知識消化的更慢了,日積月累,問題越來越多,后來,我通過與老師視頻溝通、聊天交談的方法慢慢適應了這種新的模式。社會上總是這樣,總會有不斷的變更,我們要努力適應社會,因為社會它不會來適應我們。 相信同學們在網上都會看到一些類似于天臺上學習、屋頂上聽課的照片,例如這位08年的西藏姑娘斯朗巴珍,每天跑到零下三攝氏度的雪山頂上上課,在冰冷的石頭上一坐就是6個小時,凌晨4點起床去鄉里尋找網絡,晚上10點才會回到小伙次仁曲桑,“自詡”為高中生的我們不應該反思嗎?擁有著優越的條件,卻有很多同學上課掛線、吃東西、睡覺。可能再不改變,就會被這樣的選擇壓得粉身碎骨。 西安翻譯學院一位英語教師王媛,為了給同學們上課爬了一周的坡,蹲在田野里給同學們講課,為了不影響網速,一直沒有出鏡,在感嘆這位老師不易的情況下,請同學們回頭看一下我校教師,李老師借著別人家的電腦給我們上課,趙老師在領居家給我們上了三個月的網課,至今我還記得楊老師舉著手機給我們上了一整節的課,這種酸痛感不言而知。 時至今日,網課也接近尾聲了,經歷了這三個月,有些同學做了合理規劃,學習也有進步,而有些同學因為一些外界因素退步很大,事實上,我們都是積極向上的學生,只是有些人沒有自己的底線思維,希望能克制住網上沖浪。我們生活在網絡發達的時代更應該利用網絡,而不是被網絡所擺布,例如喜歡聽歌的學生可以把知識點錄音,平常多聽一下,時間長了自然可以記住。利用空閑時間探索知識、搜索一些常識開闊眼界是否會比點進彈出的消息框更有意義? 已不可能回到零起點教學的我們可以零用剩下的幾天時間復習一下網課內容,明確自己的目標,不斷調整狀態,努力回到正軌。 寒冬已過,春天不可能遲來,希望那時,人間回復車水馬龍,校園仍然書香四溢。 指導教師:原藝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