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歡快的蟬鳴送走了學哥學姐們,也把我們迎進了初三年級教室。于是,我們聽著“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的輕快樂曲踏上了初中生涯的最后一個臺階。 天氣漸寒,蟬聲漸無,我們對初三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被無情地打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堆成山的作業、厚厚的書本和每個仍帶有稚氣的臉上那個大大的“累”字。 歡聲笑語,對我們而言也許就只是備戰中考的一個成語了吧?因為每天繁多的作業壓得我們連笑的力氣都沒有。 青春在哪兒?活力又在哪兒?我們難道要等待別人的給予嗎?不!不行。因為那樣,我們會“衰老”并且做“無用功”。且讓初三多一點活力,那么誰又能讓初三多一點活力呢?不是別人,是你自己。 嫌上課枯燥,為什么不積極發言,使氣氛活躍呢?嫌作業太多,為什么不合理安排時間,少幾句怨言呢?嫌休息不夠,為什么不少點閑聊,想想目標呢?……總之,面對初三的學習生活,我們需要的不是疲憊的身心,不是消極的抱怨,而是積極地對待作業,在課堂上踴躍發言。 必要時,我們可以與老師談談心,告訴老師我們近期的思想動態,讓他們“心里有數”。這樣,對我們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表面有活力,而且要使“心活”,不能墨守成規,認為“每屆初三都是這樣過來的”就漠視它的重要性。 且通過自己,讓初三多一點活力吧,不要糾結于“睡覺時間長短”這個問題,而讓我們的青春無法蘇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