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認為,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規則。這樣一種態度可以尖銳地強調生命的價值。我覺得,如果讓一個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意外死亡,再讓他復活。那么他之后對生活的態度,可以更尖銳地強調生命的價值。我們渴望明天,卻從不去思考今天。也許明天會怎樣怎樣,或是該怎樣怎樣,我們應當規劃,可若對明天一味追求,對今天視之漠然,那便可以稱之為愚昧了。正如海倫·凱勒所說,我們大多數人都把人生視為當然,我們并不感激我們的所有。如果每個人在他的初始階段患過幾天盲聾癥,這就是一種幸福。黑暗會使他更珍惜視覺,啞默會教導他更喜慕聲音。每個人一來到這世上,便擁有了許多,但卻從未失去過,那他當然把這些看作是理所當然,視之不惜。若是讓他突然失去這些“理所當然”的東西,那結果是毫無疑問的,他會發瘋,甚至會喪失活下去的勇氣。可人們并未意識到這點。直到人們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卻是悔之已晚,因為時光不會倒流,一切不會重來。 有時,我會逆向思維,若有某種奇跡,可以讓我失明三天,然后再復明,那我想,我對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吧!同樣,我也會把這段時間分為三部分: 第一天:我會哭、會鬧,甚至失去理智,不聽任何人的勸告和安慰,然后躲在一個我自己都不知道的黑暗角落,擁抱住自己,靜靜地落淚。然而對于現在的我來說,我的整個世界都將是無盡的黑暗。角落,只不過是尋找一絲絲依靠罷了。我像只斷翅的小鳥,無助地望著天空,卻找不到自由,這一天對于我來說就像是世界末日。因為那意味著我生命中所有的色彩都將成為回憶,取而代之的將是那令人恐怖的無邊際的黑暗。那種絕望和孤獨是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填補的。或許我該慶幸我曾經看到過這個世界,對于海倫·凱勒來說,我是幸福的。到了半夜,我會習慣性起來摸索著開燈,卻總是打不開,還以為是燈壞了。直到許久,才明白過來,自己將永遠失去那道炙熱。以后我的世界,沒有白天與黑夜、沒有日出日落!我開始思考我的人生,規劃我今后的生活,重新振作起來! 到了第二天,我決心以一個新的自己出現在家人面前。自己穿衣、疊被子,也許會把衣服穿反,也許被子疊的歪歪斜斜,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對一個盲人來說。起床后,開始洗漱,磕絆著找到自己的洗具,牙膏擠了好幾次才擠到牙刷上。早飯過后,習慣性地想出去走走,但我不能,因為我還不會走盲道、辨方向。我不能保證出去之后我可以安全地回來。不想麻煩別人,一切會好的,我這樣想。我決定學習走盲道、辨方向以及通過手來閱讀世界。 第三天,我會帶著激動、懷著不安去學習盲文。然而,一切并沒有我想的那么簡單,因為我早已習慣用眼睛去讀別人的世界,老師的耐心教導并沒有安撫到我,反而使我更加不耐煩,或者可以說-------更懷念以前的日子。我開始后悔,我痛恨我以前太多幼稚的行為,因為我發現我是如此依賴我所擁有的一切。什么振作?什么堅強?一瞬間,我感覺我的世界塌了。 在我最最絕望的時候,我恢復了光明。剛睜開眼睛有點刺眼,沒有想象中的喜悅和太多的眼淚,只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的世界,不敢眨一下,生怕下一秒他們都會被黑暗吞噬。第一次覺得能看見是多么幸福,即使是令我討厭的人或事。 善用你的眼睛吧!還有其他你所擁有的一切,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失而復得,珍惜今天,不枉明天。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所未失去的,我們應該感謝我們已經失去的,我們還來得及,不要等失去再后悔。衡量他們的重要性,需要用心去體會細節! 趁現在還早,帶上你所擁有的,一起奮斗吧,少年!